全文詳: TAKO論壇 https://takospace.com/forum/LayerThemeAction?do=themeContent&t=37&p=2217
從事生產管理工作多年,之間不乏做過許多大小不一的專案。但在歷經許多推動的經驗,心中「有在管理,但管理方式不太明確」的疑問越發強烈。專案邊界可以忽大忽小嗎?沒有明確細部時程的開發專案也能推動嗎?累積種種困惑,讓我想藉由PMP專案管理師認證過程,一次性解決我多年來心中最大的糾結-專案是否有一套邏輯性、系統性的展開及管理方式可依循?
答案是,有!這門管理技術,全囊括在「美國專案管理學會」的專案管理知識體系指南《PMBOK》,一本厚達700頁的專案管理的「天書」中。老實說,憑我自己能力去讀,我不止無法考過考試,累積對專案管理的認知只會更加偏頗。但幸運的是在台灣有位名叫Roger的老師,擁有豐富的專案實務經驗與熱誠,創立「長宏專案管理顧問有限公司」;以先分解、層級傳授,再整合融貫通的方式,教導有志學習專案管理者,如何有效率且能充份理解的學習這門知識。
二個月不算短的準備期間,我其實讀的相當痛苦;模擬考試我經常處在勉強及格,甚至是及格邊緣;因為我在生管的實務經驗,與使用ISO體系所經歷的文件系統,有不少方式與專案管理抵觸。追根究柢是我並未換位思考,以專案經理出發;不論是資源管理方式、產生事件是需否需申請變更,我時常處於自己是生管角色,因而判斷錯誤。繞了許久,最終我回到長宏專案管理一開始教導的,從心智圖掌握觀念開始;並通過連串的自我問答,來深化學習,將短期記憶轉為長期習慣。一開始背不出來五大過程十大知識49個子過程,及其的重要產出;但通過理解與推導,現在也能輕鬆背出。取得證照固然讓我開心,但學習過程才是真正能內化於我的經驗;甚至於我較為新鮮的,是讓我接觸到新興的敏捷式管理與傳統專案管理之不同,與其管理專案工具的差異、對環境背景的要求。
最後我想說,管理知識與管理工具是相輔相成的。現在過多企業管理層強調領導、忽略管理;經常的是管理者本身,無法提出有效的管理工具來簡化工作;也常出現偏頗或錯誤的管理知識、空洞的口號,來領導團隊。就以專案管理來說,最起碼的專案的邊界、交付成果,都不應該是忽大忽小,哪怕是敏捷式管理都是;但在多數我所待過的中小型企業都沒有做到過,何況是將整個專案結構分解出較小的交付成果,再進行分派任務。所以唯有通過學習,找出問題盲點,才能突破現有困境,防範未來再發。
雖然我在今天成為PMP專案管理師了!但真正要做好專案管理,卻是從現在才要開始。
《想和他一樣,成為『PMP專案管理師』嗎?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