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科技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,在資訊普及化的社會中,一般人都認為只要大學時選擇資訊相關科系,畢業後便能無往不利,但其實只有前30%能力強的人吃香,因此版主會建議透過繼續念資工所/資管所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。而對於不喜歡寫程式的朋友,版主建議選擇能兼顧穩定薪水及高生活品質的公職/國營事業。以下是版主幫大家整理的方向,希望能幫助到對於未來感到迷網的資訊人。
準備好要進入業界了嗎?在企業內扮演的角色,可以增強戰鬥力
資工系畢業後多半走工程師的行業,其中可以細分為軟體工程師、系統工程師、IC工程師、資訊安全工程師、助理工程師、遊戲工程師等,這大方向的介紹,也是有不少同學選擇資訊以外的行業,這邊就不多加做介紹,需要工作資訊可到人力銀行查詢。
職稱 |
說明 |
技能 |
軟體/系統工程師 |
任何領域都需要,熟悉該領域的專業知識,才能將所學結合。 |
C#、C++、Visual Basic .net、Java、Python、MS SQL等。 |
助理工程師 |
協助工程師完成任務。 |
遊戲工程師 |
適合完善思緒的人,主要負責架設或管理平台網頁等。 |
Unity、cocos2dx、ASP.NET、Node.js等。 |
IC工程師 |
設計IC框架、成本的衡量、記憶體電路設計、類比/數位介面設計及驗證等。 |
Verilog、layout tool、ASIC、FPGA、RTL等。 |
資訊安全工程師 |
監控防火牆、事件分析、安全制度建立與檢核等。 |
Linux、Windows Server、Firewall、HTTP等。 |
軟/韌體測試人員 |
軟體測試的執行、撰寫測試報告、使用者手冊、客戶需求討論等。 |
SCJP、MCP等 |
研究所是闖入企業前的小型練功場:提升自我兢爭力,增加自己的起薪
有些人會問念研究所真的有用嗎?版主只能無奈的說現代的社會還是蠻看重學歷,企業會優先看你的履歷、作品,至少贏在起跑點。記得研究所不是拿來讓你逃避出社會用的,是給你多兩、三年的時間練功,研究所除了鑽研專業領域,還會培養學生思考能力、應對進退的能力、獨立完成計畫的能力等。然而如果想透過研究所來加分,在學期間一定要很努力,如果只是用來逃避現實,還是會建議你直接出社會,不要浪費時間了。
資工所 VS.資管所
資工所:直接朝自己喜歡的領域,深入研究
。==>資工所投考組合
資管所:多培養一些管理和應用層面的知識,增加自己學習的廣度。
==>資管所黃金投考組合
公職、國營事業生活有保障:穩定的生活品質,高於社會新鮮人的起薪
資工人畢業後不想進企業過著競爭的生活,也不想念研究所,只想要有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,其實可以來考看看公職或國營事業,有些專業科目考科是大學時期學過的基礎科目,只要再拿出來複習加上一些資訊相關考科,要上榜一點也不難,只要制定完善的考試計畫,離準時上下班、年年調薪的工作不遠嚕~
考試名稱 |
專業科目 |
資工所 |
演算法、資料結構、作業系統、計組計結、線性代數、離散數學 |
資管所 |
程式語言、資料結構、系統專案管理、資通網路、資訊管理與資通安全、資料庫應用 |
高考 |
程式語言、資料結構、系統專案管理、資通網路、資訊管理與資通安全、資料庫應用 |
中華電信 |
程式設計、計算機概論、專案管理 |
想知道更多資訊類的公職/國營資訊
=>>>>公職投考組合、國營事業投考組合
薪資比一比
想畢業後進入企業工作真的要讀研究所,起薪才會比較高,或許有些人覺得碩士畢業後也不一定待遇比較好,確實如此。既然都要讀就要認真讀一考就上台大,讀些私立的根本沒用。對於不喜歡業界競爭,卻又想擁有高薪且穩定的生活,那版主會建議你考公職/國營事業,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,是最好的選擇。以下薪資供大家參考:
薪資參考表 |
大學畢業 |
研究所畢業 |
公職/國營事業 |
國立大學畢業:
軟體工程師 - 起薪33K
私立大學畢業:
軟體工程師 - 起薪 30K
*可能須輪班 |
國立研究所碩士畢業:
軟體工程師 - 起薪42K
私立研究所碩士畢業:
軟體工程師 - 起薪40K
*可能須輪班 |
高考:
資訊處理-起薪46K(訓練期後)
中華電信:
專業職(四)第一類專員-起薪39K |
想了解更多資訊嗎?歡迎填單免費預約諮詢喔~